2006年11月11日至18日,由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和歐盟企業總司主辦、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支持、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社會責任建設推廣辦公室和歐盟-中國世貿項目以及地方政府聯合承辦的“中國-歐盟社會責任論壇”及專題培訓在中國三個重要紡織產業集群廣東虎門、福建石獅和浙江海寧相繼召開。論壇的主要內容包括提高社會責任意識、實施社會責任的法律基礎以及地方實踐和國際經驗的交流探討。培訓則針對如何幫助當地紡織企業可持續發展展開。
當今,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和歐盟企業制定了社會責任戰略,作為對員工、股東、投資人、政府、媒體、商務伙伴和文明社會不斷提高的要求的回應。社會責任不但涉及社會和環境兩方面的內容,還包括企業如何與其各利益相關方進行對話。中國的政策制定者已將重點轉移到提高國內社會和環境標準以及使中國企業不斷融入到世界貿易體系上來,這與國際社會和歐盟對社會責任不斷上升的呼聲是相互呼應的。中國政府今年三月發布的“十一五”計劃指明了中國政府的執政理念和重點是建設以人為本、人與環境協調發展的社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針對加快中國紡織行業的結構調整也明確指出:紡織行業應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按照國家關于“十一五”期間加快結構調整、促進產業升級的總體要求和原則,全面推進技術進步,加快自主創新,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和產業政策的導向作用,規范市場競爭環境,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努力實現由紡織大國向紡織強國的轉變。
此次論壇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召開的,也是繼今年7月在北京召開的中歐企業社會責任高層論壇以后中歐雙方在社會責任方面的又一次緊密合作。中歐企業社會高層論壇上國家發改委和歐盟委員會討論了中歐雙方在有關問題上的新政策和發展。今年3月歐盟發布了新的企業社會責任政策文件,將企業社會責任作為促進歐盟發展和就業的中心內容,鼓勵企業為可持續發展做貢獻。此次社會責任論壇在中國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召開,對于社會責任理念在中小紡織服裝企業的推廣有著重要意義。國家發改委對這次論壇活動給與大力支持,并發來賀信。
“產業集群對中國紡織行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發展區域經濟、促進勞動就業、提高產業競爭力方面做出了不可忽視的貢獻。產業集群中小企業數量龐大,員工眾多,如何改善社會責任管理是各企業面臨的一個重要挑戰,同時,在產業集群建立起有效的社會責任管理機制會將會為整個行業做出良好的示范。”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孫瑞哲副會長指出。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于 2005年制定了一套針對紡織行業的社會責任管理體系CSC9000T,以推進社會責任在紡織行業的發展。今年7月,國家發改委將CSC9000T 納入紡織行業“十一五“發展綱要,明確指出應積極推動并完善中國紡織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CSC9000T)建設,落實企業社會責任。目前CSC9000T管理體系已經進入廣泛推廣階段,并選擇了首批10個試點企業開展試點工作。此外,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正與國家發改委擬定旨在加快行業結構調整、轉變外貿增長方式的專項資金支持項目??“10+100+1000項目”,即選取10家產業集群作為CSC9000T試點地區,100家骨干企業建立CSC9000T 管理體系,并對1000家中小企業進行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