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是第55個世界地球日。從“珍惜地球資源,轉變發展方式”到今年的“全球戰塑”,55年來世界地球日主題不斷更新迭代,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逐漸成為全民共識,也讓人類充分認識到“只有一個地球”的重要內涵。
紡織行業的綠色低碳轉型關系著產業安全的基礎與根基,也關系到產業與自然、與人、與地球的關系。在“雙碳”目標下,intertextile是怎樣走出一條展會引導行業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辦展路徑?
專區專展專題活動,
聚焦產業鏈可持續發展
2013年起,intertextile面輔料展積極響應全球紡織面料行業對可持續發展的關注,于2013中國國際紡織面料及輔料(秋冬)博覽會上首次推出了可持續專區,分“環保資訊平臺”“環保精品服裝展示區”“論壇活動區”三大板塊,推動及宣揚紡織行業可持續發展之路。
至此,可持續專區“啟航”。十一年來,可持續專區逐漸成為紡織行業綠色產品創新、可持續理念探討、環保技術發布的綠色平臺。

2023intertextile秋冬面輔料展“可持續創新專區”帶來“衣心向善可持續時尚系列活動——Parures可穿戴再生藝術品展覽”展出了2015年以來最具世界各地代表性的可持續PARURES作品;同期舉辦了中法時尚循環創新論壇。論壇以“中國-法國可持續時尚的發展與合作”為題,邀請了法國可持續時尚行業代表分享行業綠色轉型經驗及案例,同時與中國可持續時尚的先鋒品牌與設計師開展對話交流,推動全球環保時尚創意與中國時尚產業合作。


2023intertextile大灣區面輔料展上,“HKRITA專題論壇:創新賦能,可持續與循環發展”邀請了生產及科技研究專家,與行業同仁一同探索可持續及循環發展的挑戰、及其創新技術發展方向,以利用前沿科技,推動紡織業的環保發展。

“未來可持續材料的探索和展望”不僅是行業的必答題,也是企業的搶答題。“2024可持續未來材料峰會”在2024年intertextile春夏面輔料展上舉辦。會上發布了《時尚的科學幻想:可持續未來材料》預覽版。本次峰會吸引了來自各個領域的專業人士,共同分享并深入探討未來可持續材料的前沿技術、創新實踐和行業發展趨勢,進一步促進了全球紡織服裝行業之間的交流合作,為行業注入了新動力。


可持續發展是全球共識,也是行業發展大勢。2024年6月5—7日,2024 intertextile大灣區面輔料展即將在深圳會展中心(福田區)煥新啟航,紡織行業可持續“精彩”將繼續開創新篇章。
產品迭代,
讓可持續“概念”落地生根
發展綠色生產力,形成綠色產品、綠色業態、綠色價值是產業體系完整性、安全性、先進性的有力支撐,也是構筑產業持續競爭力與未來話語權的關鍵所在。近年來,“環保”“可持續”“循環再利用”早已不再是概念層面的事物,它們儼然成為不容忽視的趨勢,呼喚和推動著紡織服裝品牌、零售商和消費者一起,向更負責任的未來過渡。

在2023intertextile秋冬面輔料展上,眾多專業觀眾對環保產品、可持續解決方案展示出了濃厚的興趣。100%海洋塑料環保面料、由再生滌綸 (REPREVE®) 紗線制成的可持續拉鏈、零碳MODAL氨綸小毛圈面料、蘇絲®低碳膚感舒適系列產品,以及一站式的品牌塑造、技術(數碼化)和可持續解決方案、創意性的服務,紡織品有害物質檢測與OEKO-TEX®可持續發展方案等吸睛無數。


國際展商也不遑多讓。2024年intertextile春夏面輔料展眾多國際參展商從環保角度出發,為業界帶來了多重解決方案。仁和紡織在廣東推出首個校服回收教育項目,也為未來的服裝制造出新的回收棉花;瀧定名古屋株式會社為了減少羊毛的能源消耗,開發了自己的回收羊毛產品線——RE:NEWOOL®;Hohenstein(德國)開發了采用動態圖像分析來測量微纖維的釋放情況,幫助面料生產商選擇更可持續的材料,從而提高紡織品供應鏈的可回收性;HeiQ Materials AG(瑞士)與 Nespresso、Mammut 聯手打造了“非凡夾克”,采用了Mammut 的超輕Ajungilak® 保暖材料與HeiQ XReflex 技術,同時還包含Nespresso 咖啡膠囊中鋁箔的循環利用。


可以看到,紡織行業企業在可持續產品及方案研發落地、推廣應用方面一直不遺余力,不斷為產業可持續發展儲備動力。作為世界紡織服裝企業和品牌布局全球的重要通道,intertextile面輔料展致力為全行業搭建更加“環保、可持續“的綠色展覽平臺,以最優方案持續引導產業發展。
責任導向,
與全行業同呼吸、共命運、齊發展
多年來,intertextile面輔料展一直堅守環境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三重底線原則,以“可持續發展”為指引,堅持與全行業同呼吸、共命運、齊發展。

2021年6月,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社責辦啟動“時尚氣候創新30·60碳中和加速計劃”(簡稱“30·60計劃”)。“30·60計劃”啟動以來,行業不斷涌現具有氣候雄心的優秀企業,紛紛在減緩氣候變化方面作出承諾,并開展一系列氣候創新行動,展現企業自主推進“雙碳”工作的決心和努力。它們以技術創新、模式創新、管理創新為發展引擎,從趨勢到研發、從生產到消費、從源頭到末端,全鏈路發力踐行氣候承諾,為行業其他企業做出優秀示范。

近幾年來,intertextile面輔料展設立“可持續創新專區”,以實物和圖文相結合、視覺與觸覺相結合的方式,展現“30·60計劃”企業品牌的全生命周期評價工作組項目進展及成果,均受到了參觀者的廣泛關注。

2024年intertextile春夏面輔料展可持續創新專區,展示了27家“30·60計劃”成員企業的優秀實踐案例,產品碳足跡測算、零碳低碳產品試點、能源清潔化、綠色制造以及企業碳管理五大板塊,以多元視角展現“30·60計劃”優秀成員企業探索低碳之路的重要里程碑,為行業提供切實可行的轉型路徑。


該“可持續創新專區”搭建主體為2023年秋季展會秀場的轉運箱,這是中國紡聯社責辦聯手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紡織行業分會和中國服裝協會首次發起的展會物料循環利用創新實踐,探索延長展會物料生命周期的實踐路徑,減少會展業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將可持續創新理念融入展會設計。


此外,絢麗多彩的吊旗也被回收再造,重新設計,經過清洗、裁剪、縫制等工序,吊旗再生為時尚包袋,結實耐用;“循碳記“打卡活動也強勢回歸,為消費者科普紡織產品碳足跡核算知識,推動行業碳減排工作。


可持續創新是一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過程,intertextile面輔料展以最大的決心、智慧與行動力,激勵和推動更多企業加入創新減排行動中,以“雙碳”目標為支點撬動并引領全行業低碳發展新方向,開啟產業高質量發展新未來,為唯一的地球“減負”。 |